“這頓飯,花了幾多錢?”
“倆素菜加份排骨,才8塊錢!”
“比來食堂降價了。傳聞早晨還加了夜宵,9點半開端,餛飩、面條啥都有!”
午餐時光,山東省臨沂市蘭陵一中先生食堂里,幾名同窗欣喜地會商著。
干凈衛生的就餐周遭的狀況,豐盛實惠的菜品選擇,甘旨可口的用餐享用,一系列的變更,讓先生們的笑容加倍殘暴。
往年以來,山東省蘭陵縣紀檢監察機關深刻展開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朽題目專項整治,靶向監管校園食物平安與炊事經費治理題目,果斷防范在“校園餐”里“撈油水”,確保先生“舌尖上的平安”。
一查究竟
斬斷“校園餐”食材采購好處保送鏈
“李主任快看,蔬菜、雞蛋供貨挺疏散,可凍品卻集中在兩家公司,里面準有事兒!”往年4月,在對蘭陵校園食物平安監管追溯平臺(以下簡稱“食安平臺”)的一次梭巡中,幾所黌舍食堂集采數據的“異常電子訊號”,惹起了縣紀委監委任務職員的警悟。
“校園餐,事關先生安康。必需一查究竟!”蘭陵縣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李進說。
紀檢監察機關隨即結合公安經偵部分,順藤摸瓜,對相干黌舍和供貨商睜開查詢拜訪。很快,一條隱藏的好處保送鏈條浮出水面:
本來,蘭陵縣某食材公司擔任人陳某某包養網等,與蘭陵兩所黌舍的食堂司理劉某、牛某某,某黌舍總務主任閆某某通同,在食材集采時選擇自家凍品,從中取利并保送回扣。劉某還與陳某某合謀,虛擬訂單套取黌舍炊事經費達60余萬元。
歷時一個月的偵辦,案件內情畢露。撤消涉事企業集采供給標準,相干義務人均遭到處罰,不符合法令所得被悉數追回。
“揪出食堂集采‘蛀蟲’還不敷,要斬斷好處鏈,要害得在平臺機制上動‘刀’。”蘭陵縣紀委監委派駐第八紀檢監察組組長李超說。
辦案職員在查詢拜訪中發明,這個承當著197所黌舍食堂食材集采、有70多家供貨商的食安平臺,持久采用的是“商城形式”,雖暗藏了供貨商信息,但商品brand、規格以及商家自定的價錢都清楚可見。
陳某某恰是鉆了這個“空子”,經由過程設置特別標價、特定商品稱號等“記號”,讓黌舍采購職員“精準辨認”并下單,完成好處保送。
找準題目,縣紀委監委隨即向縣教導和體育局收回任務提醒函,請求期限整改。
“能不克不及只顯示食材品類稱號,屏障商家和brand標識?”
“可以隨機擺列商家次序,同一外顯圖片,暗藏采購職員信息,根絕‘定向’選擇。”
收到提醒函,縣教體局當即結合縣成長改造局、蘭陵農發團體召閉會議。大師你一言、我一語,切磋管理計劃。
現在,食安平臺已周全改革進級,完成100%雙向盲選。改革后,冷凍食物采購比例降至15%,肉蛋菜比例升至43.48%,黌舍食材構造更公道,飯菜品種更豐盛。
詢價舉動
炊事經費,取之于先生也要用之于先生
校園炊事經費“跑冒滴漏”堵上了。若何把錢用好?蘭陵縣連續深化整治任務。
“明天午餐有西紅柿炒雞蛋和雞腿,孩子吃了滿滿兩碗米飯。”談及近期校園餐的變更,蘭陵四小三年級先生家長吳師長教師贊不停口,“我家孩子結實,胃口好,一頓飯才花六塊五,真正的惠!”
這份實惠背后,是蘭陵縣的改造摸索。往年,蘭陵縣出臺中小黌舍食堂伙食本錢領導看法,明白規則中小學餐費“一餐5—8元,三餐13—15元”,所需支出下調了20%。
降價的“底氣”從何而來?每周四凌晨的詢價舉動給出了謎底。
“明早6點,北年夜棚菜市場聚集,集采詢價。”周三早晨,縣教體局平安科科長王高強在任務群收回告訴,大師第一時光回應版主呼應。
北年夜棚是蘭陵有著20多年汗青的農產物零售市場,是全縣菜價的“晴雨表”。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由縣教體局、市場監管局、成長改造局、蘭陵農發團體和黌舍代表等構成的結合詢價小組,就曾經穿越在各個攤位之間。
“西紅柿兩塊六,土豆六毛七……”他們細心記載著每一種食材的價錢。
“在門市價基本上再降5%”“物流本錢還能緊縮”……詢價后,顛末反復商量,終極斷定的集采價就是食安平臺的訂價。
一年來,如許的現場詢價已展開40余次,米面油和凍品集采價錢下調了15%,而生鮮肉蛋菜集采價則比市場廉價了5%至10%,全縣中小黌舍食材采購收入月均下降150萬元。
既要控價錢,更要管好賬。蘭陵縣教體局財政科副科長廉峰先容:“縣教體局建立校園餐公用賬戶,同一接受先生餐費。依據黌舍提起的所需支出請求,再由縣教體局同一將餐費撥付到黌舍建立的食堂公用賬戶上,確保專款公用。”
“炊事經費,取之于先生也要用之于先生。”蘭陵四小校長宋傳生說,“此刻黌舍的食堂公用賬戶上,食材收入占比超70%,資金應用效力顯明晉陞。”
“把食材價錢控住,運營本錢降上去,平臺配送所需支出再緊縮些,”蘭陵縣教體局副局長姜玉海笑著說,“省下的錢,不就能給孩子們加個菜了嗎?”
陪餐制
共筑校園食物平安防地
“這是本月黌舍食堂的收入賬目,接待大師監視。”蘭陵六小總務主任徐雪雷將賬單發到校園炊事監視家長委員會群里,群內馬上熱烈起來。
“不錯,這個月牛肉量增添了。”
“時令蔬菜種類也多了。”
…………
該校三年級先生家長顧師長教師拿著手機向記者展現,只見群里的賬目具體列出了食材采購、水電所需支出、食堂員工勞務等,每一項收入清楚通明。“了解孩子在黌舍包養網吃得好,我們心里結壯。”他說。
現在,蘭陵縣積極施展家長在校園炊事監管中的感化,在全縣供給校園餐的197所黌舍所有的成立校園炊事監視家長委員會。縣教體局推進樹立完美陪餐監視機制,校長、教職工逐日輪番陪餐,逐日約請兩至三名家長進校陪餐。
蘭陵四中高一先生家長王密斯說:“上周陪餐時,有家長提出氣象升溫,食堂可以供給綠豆湯。此次來看曾經落實了,效力真高!”
為確保陪餐制落地生效,蘭陵縣紀委監委還進一個步驟推進縣教體局結合市場監管局等部分組建小分隊,采取“四不兩直”方法,督導檢討黌舍履行情形,對落實不到位、履行不嚴厲的,實時究查義務。
從“舌尖”到“心間”,先生吃好了,家長安心了。“往年以來,我們累計組織家長介入投標采購、陪餐用餐、東西的品質評價、平安檢討、出入公然等事項監視1200余次,采用家長提出300余條。”姜玉海說,“同時,我們用好‘12345·蘭陵首發’線上平臺,積極搜集群眾反應的‘校園餐’線索。往年以來,線上搜集線索降落了30%,本年一季度同比又降落了23%,‘校園餐’管理成效不竭浮現。”
鏈接
山東多措并舉管理“校園餐”
校園餐關系先生的安康生長。2024年以來包養網,山東省紀委監委牽頭展開校園食物平安與膳包養食經費治理專項整治,推進山東省教導廳樹立黌舍周全自查、縣級“拉網式”檢討、市級“進駐式”核對、省級“點穴式”督查的“四查機制”,精準發明題目,強化以案促改。截至今朝,累計排查整改題目5.36萬個,清算退費2042萬元,惠及先生13.7萬人。
陽光運轉晉陞質效。出臺中小學食堂財政治理新規,請求建立食堂公用賬戶、履行自力核算。嚴厲落實大批食材同一采購軌制,縣級單元同一投標,請求每類食材供給商不少于3家,每校配餐企業堅持3家以上競爭。強化價錢治理,推進黌舍成立由黌舍擔任人、食堂治理職員、先生家長等構成的核價小組,確保價錢通明。
建章立制長效管理。印發中小黌舍食堂治理指南、中小學食物平安操縱規范等10項規范。全省98.89%的中小黌舍完成食堂自營,完成食譜制訂、食材采購、價錢審定、管帳核算等要害環節直接收控,防范食堂外包企業在采購、加工環節隨便緊縮本錢、以次充好、下降品德等隱患。
群眾監視構成協力。在全省中小黌舍樹立校園炊事監視家長委員會。建立“山東省中小黌舍園食物平安和炊事經費治理題目上訴告發平臺”,周全通順校園食物平安告發嘉獎機制。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