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貴州省天柱縣藍田鎮藍田村羊肚菌年夜棚種植基地里,羊肚菌剛剛播種完畢,菌農在年夜棚里抓緊放置營養袋,一派忙碌氣象。
“自從藍田的羊肚菌產業發展起來,每年我都會到這邊務工,天天能賺100元錢,既不誤家里的事,又能掙點外快。”正在地頭搬運營養袋的菌農楊桃仙說。
“這片地里的羊肚菌就快出菇了。”該片區基地負責人楊風英一邊繁忙著,一邊告訴記者,“羊肚菌是一種珍貴的食藥兼用菌,也是我們藍田的一張‘土特產手刺’,以其優良的品質贏得了大師的喜愛,大師都說它是個‘致富小妙手’。”
“我們公司自2019年開始種植羊肚菌,多年下來,我們的種植規模不斷擴年夜,有用盤活秋冬閑置地步,進步了地盤的綜合產出才能,促進村平易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發展。”貴州發鑫農業發展無限公司負責人佘邵陵說。據清楚,該公司2024年帶動鎮內14個一起配合社、25家家庭農場參與種植。
走進藍田鎮的貴州發鑫菌業工廠,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任務,將已經包裝好的營養袋放進編織袋內,隨后裝車送往各地。
為了進一個步驟擴年夜種植規模、減少運輸本錢并強化示范帶動效應,公司還在藍田鎮樹立了菌種制種廠,實現了菌種和營養袋加工生產的當地化。不僅這般,還吸納了一起配合社和農戶參與種植,全鎮連片種植面積達到了1500畝。
藍田鎮的羊肚菌種植以其高勝利率而聞名包養網。這里的羊肚菌品質優良,不僅在本縣有著很高的口碑,更是走出了天柱,走向省外市場。本年,藍田的優質羊肚菌以“菌種+配套營養液”的情勢銷往重慶、上海、湖南、湖北等省市。
“我們的銷售形式重要是訂單制。”佘邵陵說,“在菌種培養前我們就已經接到了大批的訂單。通過‘訂單+’的銷售形式,我們生產了可以種植6560畝的優質羊肚菌菌種。此中年夜部門都銷售了出往,還有部門則由我們公司和村集體、一起配合社、種植年夜戶在當地種植。”據統計,每畝羊肚菌菌種的售價高達4800元,2024年總銷售支出達到2428萬元。
今朝,公司已經建設了包含菌種生產工廠、鮮品羊肚菌粗加工廠在內的配套設施。研發實驗室、無菌制種室、冷庫和烘干設備一應俱全,構成了冷鏈物流、烘烤包裝、產銷對接的產業鏈服務體系。
近年來,藍田鎮依托“村包養網企共建、飛地造血、自立經營、家庭農場”4種形式,在鎮黨委的主導下搭建了“黨建引領跨村協作”平臺,發布了“村村協作”新發展形式,在這5種形式的推動下,引導農戶在高深加工、產品銷售、brand打造等環節延長產業鏈條,打造“產業強鎮”,全鎮構成了“村村發展羊肚菌,人人參與產業發展”的格式,實現企業增效、集體增收、群眾致富。2024年全鎮12個村(社區)種植羊肚菌1500畝,帶動600余名農戶就業。
“除了羊肚菌產業種植,我們還通過統籌資金、盤活資源、做強產業包養網、做年夜市場,橫向帶動壩區、山區、林區產業發展,構成以壩區‘稻菌’包養輪作、‘稻油’輪作主導,山區‘油米’輪作,林區中藥材、魔芋種植,蜜蜂、雞養殖,其他隨機應變種植紅高粱、甜瓜、草莓、提子、葡萄、李子等特點產業多點開花的局勢,并通過‘黨建引領跨村協作’平臺,整合各類資源要素分派,構成12個村(社區)‘聯建抱團’發展形式,由村級集體經濟優勢村帶動弱勢村,實現先富帶后富,促進村平易近致富增收,開創壩區產業和林業經濟配合發展新局勢,把藍田打形成為產業年夜鎮、果蔬之鄉、羊肚菌產業示范區。”藍田鎮鎮長楊俊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