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年齡》荀學因子探微
作者:姚海濤(青島城市學院傳授)
來源:作者授權發布,原載于 《中國思惟史研討》2023年第1輯
摘 要:《呂氏年齡》存有不少荀學因子,此向為學界所疏忽。從《呂氏年齡》的創作動機來看,與《荀子》一書在當時廣宣流布有著相當年夜的關系。從二書相關聯的層面來看,在《荀子》普及傳播的戰國末期,《荀子》成為《呂氏年齡》編撰素材與參照文本的能夠性極年夜。而從《呂氏年齡》文本所反應的具體內容觀之,其當與齊國稷下學宮甚至荀子有相當年夜的關聯。進一個步驟言之,《呂氏年齡》作者群體甚至能夠有荀後輩子。從《呂氏年齡》中的荀學因子及其表現來看,二書同處于學術與政治之間,同有兼容并包、批評熔鑄的理論特點,存在用語極類者若干,用典之同者亦不在少數,而思惟年夜端之同者尤其值得重視。二書思惟年夜端之同者,約略有天與人、包養網VIP義與利、古與今、因與假、染與漸等多個層面。探析《呂氏年齡》中的荀學因子對于正確認知二書間的復雜關系有主要的理論意義。
關鍵詞:《呂氏年齡》;《荀子》;荀學;探微
引言
若從時間先后觀之,《呂氏年齡》與《荀子》二書天然是《荀》先而《呂》后,斷無可疑。若從思惟脈絡觀之,二書間的隱秘思惟脈絡則是見仁見智、無所適從。學者們曾進行過比較深刻的研討,這為二書的關系研討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但由于結論紛歧,有些立論亦未確當,也給《呂氏年齡》與《荀子》關系研討帶來了不少困擾。于是,厘清二者關系還是中國哲學史研討中的一年夜話題。
佐藤將之《后周魯時代的全甜心寶貝包養網國次序:和政治哲學之比較研討》高文對《呂氏年齡》與《荀子》進行了較為周全的研討,得出了一些新的結論。他將二書置于后周魯時代的年夜佈景下來考核,認為《荀子》之于《呂氏年齡》并不存在直接影響。其共通之處能夠僅僅與二者配合的稷下學思惟佈景有關,因共享了稷下思惟之故。他根據《史記》中的一些資料提出,《荀子》在《呂氏年齡》成書方面有著某種安慰感化,僅此罷了。二書由于附近的歷史場景,所以產生了某些配合的問題意識,由此導致二者有著共通的思惟觀念。[①]這一觀點與之前學界的主流觀點有著極年夜分歧,具有必定的創新性。佐藤的研討安身于后周魯時代的宏闊佈景,且引進稷下學術的共通場景與問題意識給人以線人一新的感覺。但其二書并不存在直接影響的結論確值得商議。《呂氏年齡》與《荀子》二書出現的時間距離這般之近,難道思惟距離卻會遠嗎?二書間關系的本相究竟若何?這些問題顯然需求從頭予以審視,以給二書關系以適當定位。
一、《呂氏年齡》的創作動機與作品性質
《呂氏年齡》是秦相呂不韋策劃的一部集體撰作之書。關于《呂氏年齡》創作動機,天然重要當從策劃人呂不韋身上找尋。歸納綜合學界關于《呂氏年齡》的創作動機與作品性質的見包養俱樂部解,年夜約有以下三點。
其一,“恥以貴顯”說。南宋學者黃震認為,《呂氏年齡》是“恥以貴顯”而作,由于遭到戰國四令郎及《荀子》書的安慰,“竊名《年齡》”之作。[②]最早指出《荀子》在《呂氏年齡》成包養情婦書過程中起到安慰感化的是司馬遷。《史記·呂不韋列傳》云,“包養軟體當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呂不韋以秦之強,羞不如,亦招致士,厚待之,至門客三千人。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全國。呂不韋乃使其主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余萬言。以為備六合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年齡》。布咸陽市門,懸令嬡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令嬡。”[③]從司馬遷的描寫可以讀出,諸侯國所養辯士較多,呂不韋遭到戰國四令郎養士之風的影響,認為強秦亦當致士、養士,故其所招致之士竟達到三千人之眾。這是第一重安慰。戰國養士之風的構成重要出于列國雄主一統全國的政治需求,士重要充當軍師團的腳色。從戰國晚期魏國的“西河之學”,到戰國中期齊國的稷下學宮,再到戰國早期呂不韋三千門客編撰《呂氏年齡》,可以得出“學術中間便是政治中間”的結論。這種學術與政治的聯姻,成績了百家爭鳴的隆重場景,催生出了燦爛輝煌的思惟結果。
荀子“著書布全國”則給了呂不韋第二重安慰。于是在呂不韋策劃下,由其門客編撰《呂氏年齡》一書。為了誇耀其書之精審,他竟于咸陽門懸賞一字令嬡。從這一系列操縱來看,呂不韋著書的政治動機被掩蔽了,取而代之的是包養網推薦其誇耀、賣弄等非政治的商業炒作。顯然地,這與呂不韋彼時的丞相腳色與政治佈景完整不符。
究竟是何種緣由讓呂不韋下決心編寫一部以“呂氏”和“年齡”定名的書呢?提到“年齡”,令人立刻會想到孔子的《年齡》。馮友蘭在為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所作的序中說,“然此書不名曰‘呂子’,而名曰《呂氏年齡》,蓋文信侯本自以其書為史也。……故此書雖非子部之要籍,而實乃史家之寶庫也”[④]。呂不韋自己的見解當然主要,但后人的見解能夠加倍主要。之所以以“年齡”定名此書,當然并不純粹是將其視為一部歷史類或思惟類的書,能夠有著更為深遠的政治考量。
其二,政治教化、政治陰謀說。此說認為,《呂氏年齡》是政治性著作,是為了教化始天子,甚至為了呂氏篡位奪權所做的思惟準備。郭沫若認為,呂不韋與嬴政有著深層次的牴觸。呂不韋雖紛歧定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但當有著經天緯地、為萬世立儀的大志。《呂氏年齡》的編撰“決不會僅如司馬遷所說,只是出于想同列國的四令郎比賽比賽的那種虛榮心思的”[⑤]。他認為,全書在編制上相當低劣,“含有極年夜的政治上的意義”[⑥]。另,郭沫若推測秦始皇作為年夜獨裁者能夠早有表征,呂不韋之所以將《呂氏年齡》趕著在秦始皇八年作出,是為了矯正其施政傾向,為了說教。[⑦]史學家楊寬與郭沫若觀點相類似,他認為,呂不韋之所以在公元前241年把《呂氏年齡》以“一字令嬡”的高調出場方法公之于眾,“是想在秦始皇親理政務前,使本身的學說定于一尊,使秦始皇成為他的學說的實踐者,從而維持其原有的位置和權勢”[⑧]。
錢穆師長教師的思慮則走得更遠,關于一字令嬡之事,錢穆說,“余疑此乃呂家賓客借此書以收攬眾譽,買全國之人心。儼以一家《年齡》,托新王之法,而歸諸呂氏。如舊日晉之魏,齊之田。為之賓客舍人者,未嘗不有取秦而代之意。即觀其維秦八年之稱,已顯無始皇位置。當時秦廷與不韋之間,必有猜防沖突之情,而為史籍所未詳者”[⑨]。由此看來,《呂氏年齡》確實具有政治上的考量,至于有無篡位奪權的陰謀此不成得知。從后來的歷史看,呂不韋并沒有達到目標,且將本身生命斷送。此中的重要緣由是秦始皇主張用法家治國,而拒絕采用《呂氏年齡》儒道融合的治國方法。歷史的吊詭是,《呂氏年齡》因政治而生,后來卻成為了學術名作,成為薈萃儒道墨諸家的一次學術融會。雖出自眾手,卻與《荀子》一樣,成為匯聚百家學術的總結式著作。
其三,學術雜家、思惟集成說。從《呂氏年齡》在思惟史上的實際意義來看,學術意義壓倒了政治意義。恰是高誘所謂“尋繹此書,年夜出諸子之右”。從撰作主體來說,屬于學術隊伍從事的政治撰作。學術為政治服務,在戰國末年尤其這般。從《呂氏年齡》中的明智之弘揚(郭沫若語)來看,絕非一時頭腦發熱而作,而是經過了沉思熟慮、長期謀劃之作。時至本日,定位《呂氏年齡》為學術作品的爭議不年夜。而關于其是兼容諸子之說的學術性著作,抑或是雜家代表性作品,則存在較年夜爭議。自《漢書•藝文志》將其列為雜家以來,《呂氏年齡》雜家之說似不成動搖。此書雖說有一個統一的策劃人呂不韋,但由于出于眾手,其在邏輯性與系統性方面年夜打扣頭,難怪乎后人視之為雜家。此論理據充足,不成輕易顛覆。
《呂氏年齡》創作動機由于史料缺少只能湮滅在歷史的滾滾煙塵之中,留給后人無盡的思考。由此導致對此書的性質有了分歧解讀。《荀子》是《呂氏年齡》在構成過程中繞不開的一部典籍,探討二者間的關聯性是一件饒有興味的事。
二、《呂氏年齡》與《荀子》相關聯的幾個層面
《呂氏年齡》與《荀子》的關聯度究竟若何?如上所言,據《史記》,《呂氏年齡》遭到《荀子》的安慰而編著,所以說,二書的關聯自撰作的最後階段就開始了。
其一,在當時《荀子》已經遍布全國的情況下,《呂氏年齡》撰作者大要率對此書比較熟習,甚至編撰小組存有此書,并將之作為編撰素材與參照文本。因為彼時,荀子與《荀子》的學術影響力已經很年夜,所謂“著書遍全國”。荀子曾進秦與昭王、應侯有過深刻交通,其門生李斯在秦國有必定位置,諸多原因使得《荀子》在秦國的傳播率必定較高。
徐復觀曾對《呂氏年齡》作過系統研討,認為此書是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的年夜綜合,隨之明確指出,其“采用了別人的思惟而未出其名者更多,有如孟子、荀子即其一例”[⑩]。依徐復觀,《呂氏年齡》既沒有出現荀子之名,亦沒有出現今本《荀子》語句,可是該書依然化用甚至襲用了荀子思惟。
《呂氏年齡》為何沒有出現荀子?一則,從編撰者個人角度看,若是從稷下學宮出走至呂不韋麾下的學者,能夠因本身或師傳與荀子有思惟過節,而有興趣疏忽之。在《呂氏年齡》中,連子華子都出現屢次,而在當時“著書遍全國”,赫赫有名的荀子沒有出現,顯然有些分歧常理。二則,從策劃者角度看,呂不韋出于讓《呂氏年齡》與《荀子》相較量的個人目標,而鄙人達撰作任務之時,能夠有興趣避開荀子,作了限制荀子進書的硬性請求。果如上所言,則能很好地解釋《呂氏年齡》為何沒有出現荀子,沒有直接援用《荀子》的語句。當然,沒有直接出現,并不表現沒有間接出現,也不代表沒有實質性的思惟性影響,更不代表沒有荀學因子。
其二,從《呂氏年齡》文本所反應的具體內容觀之,其當與齊國稷下學宮甚至荀子有相當年夜的關聯。從司馬遷“呂不韋乃使其主人人著所聞”的表述來看,呂不韋編撰組中的門客既多,故“人人著所聞”。既然是“著所聞”,其所聞之內容很年夜一部門必成為今本《呂氏年齡》的內容。而《呂氏年齡》所用典故所涉齊國人物,如管仲、齊王及稷下諸子者較多。如《報更》與《知士》論及靜郭君與齊宣王事,孟嘗君與齊威王事,亦觸及稷下學宮的兩個主要人物,一為劑貌辨,一為淳于髡。此外,其所說起的稷下諸子還有兒說、尹文、慎到、田駢等。
《呂氏年齡》所觸及的不僅僅是人物姓名、典故,還有其差異化較年夜的思惟。而這絕非通俗作者所能知悉,所謂非熟知齊國與稷下學宮者不克不及道也。而齊國主要君臣、稷下人物之隱秘典故,非具有必定社會位置,非久居齊國,亦不克不及詳知也。從事此部門撰作的門客即使非齊人,必有居齊之經驗,甚至是曾居于稷下學宮中的士人。可見,《呂氏年齡》作者團隊有稷下學宮中游學之士的能夠性極年夜。一個極為能夠的推測是,包養留言板隨著稷下學宮的式微與呂氏門客氣力的突起,不少學宮學者由齊進秦,開啟了人生的新階段,參與到《呂氏年齡》編撰隊伍之中,將稷下學宮的兼容并包學風、人物典故、學術思惟以及齊國君臣從政經驗教訓等寫進書中流傳后世。
另,按高誘《呂氏年齡序》的說法,“不韋乃集儒書,使著其所聞,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合十余萬言,備六合萬物古今之事,名為《呂氏年齡》”[11]。此中的“儒書”一詞似乎昭示出了《呂氏年齡》與儒家間的親密關聯。實則否則。按梁玉繩,“儒書”當為“儒士”之訛。需求留意的是,先秦之時,包養感情儒不為儒家之專名,而是有學問之人的總稱。胡適《說儒》曾提出,老子是正統夙儒,孔成本一家。[12]若將此處“儒書”“儒士”認定為儒家,就難以解釋為何《呂氏年齡》中不主儒家而出現雜家的面向。所以,此處的“儒”當采其廣義而非專名。如劉向曾將韓非視為“名儒”,恰是此意。由此可見,《呂氏年齡》編撰團隊的人員組成必定具有雜而不純的性質。這一博雜撰作團隊之能構成,稷下學宮無疑是一個很好的來源。荀子曾在稷下三為祭酒、最為老師,其門徒眾多,無論是從稷下學宮還是從社會渠道,荀後輩子都極有能夠參加撰作團隊。
其三,《呂氏年齡》作者中能夠有荀後輩子。余宗發認為:“由于《呂氏年齡》成書之時,距荀卿進秦不久,而荀卿又依然是當時學術界的長者,所以在《呂氏年齡》書中出現了鮮明的荀派儒家思惟學說的顏色。”包養管道[13]《呂氏年齡》成書于公元前241年,而荀子進秦當早于此年。據學者考證,荀子進秦為公元前262年。[14]荀子曾進秦與昭王、應侯對秦國地輿風貌、情面風俗、官員設置等進行過深刻細致的交通,并給予了“形勝”“古之平易近”“古之吏”“古之朝”,“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的高度評價。結合荀子的思惟品德,此評價當非恭維之語,而是真實感觸。荀子進秦答問對于儒學、荀學在秦國的傳播無疑有著積極推動感化。加之荀後輩子李斯在秦國從廷尉干起直到后來的丞相尊位,這無疑有利于荀子思惟在秦國甚至各諸侯國擴年夜影響。
依郭沫若之見,呂不韋進秦與荀子約略同時。呂不韋能夠見過,或許師事過荀子——“即便不韋不曾見過或師事過荀子,而荀子的意見經由門生李斯間接傳到,那可是毫無問題的”[15]。果如是,則主編呂不韋自己就是荀後輩子或“再傳門生”。徐復觀認為,《呂氏年齡》“能夠受了荀子學說的影響,并開漢儒重師法的先河”[16]。而有學者則認為編者中有不少是荀後輩子,李斯的嫌疑最年夜。錢穆從戰國早期學者間的意態,有將本身侍奉的奴才阿諛為帝王之舉,如荀卿門生頌其師為“嗚呼,賢哉!宜為帝王”便為實例,由此發布,“李斯進秦,為呂不韋舍人,呂覽之書,斯亦當預,彼輩推尊不韋,謂其宜為帝王,夫豈不成。”[17]楊寬則直接認為,“是時李斯為呂不韋之舍人,必參與其事。”[18]果如是,此種關聯不成謂不深矣。至于李斯能否參與《呂氏年齡》編撰,了無證據。胡適推測道,“《呂氏年齡》也許有李斯的手筆,這雖是一種臆測……”[19]如此。而佐藤將之認為,對于呂不韋來說,李斯的分量顯然不夠,是以并不認可李斯參與撰事。李斯雖然是學界所推測的參與編撰主要嫌疑人,但證據缺乏,只能闕如。
劉文典在注《呂氏年齡•勸學》“圣人生于疾學”時云,“‘疾’當訓‘力’,‘疾學’猶‘力學’也。《荀子》書中‘疾’皆訓‘力’,《呂氏年齡》作者多荀後輩子,故用字多與《荀子》同。《尊師篇》‘疾諷誦’注:‘疾,力’,是其誼矣。”[20]《呂氏年齡》“用字多與《荀子》同”,此當然可以構成其與《荀子》間親密聯系的主要證據,但并不克不及直接證明“《呂氏年齡》作者多荀後輩子。”因為《荀子》書當時遍布全國,即便不是其門下門包養網ppt生,亦難免有引《荀子》為同志者讀其書、化用其語。所以,荀後輩子能否參與《呂氏年齡》編撰證據依然缺乏。
由上可見,《呂氏年齡》與《荀子》關聯度的樹立迄今尚未有切實靠得住的歷史證據。歷史證據當然主要,思惟證據也很是主要。若從思惟傳承角度言之,《呂氏年齡》與《荀子》的內在關聯不成忽視。這種關聯或潛隱或明顯,可名之為《呂氏年齡》中的荀學因子。在歷史證據不克不及獲得的情況下,從思惟證據的角度透視《呂氏年齡》中的荀學因子,成為獨一可行的路徑。
三、《呂氏年齡》荀學因子及其表現
(一)理論特點:在學術與政治之間,兼容并包、批評熔鑄
《呂氏年齡》雖沒有直引《荀子》,但二書在理論特點、行詞句式、語言表達等方面存在不少相類似之處。從二者成書的先后可推知,只能是《呂氏年齡》借鑒了《荀子》,而非相反。這般,可構成《呂氏年齡》與包養意思《荀子》的內在關聯。或許說,《呂氏年齡》荀學因子由是而顯。從《呂氏年齡》與《荀子》二書對學術與政治的先后關系處理上來看,《荀子》基礎上是以學術在先,政治在后,以學術療救政治的諸子學理路展開論述。而《呂氏年齡》則走了一條政治在先,學術輔助政治并為其服務的政治學理路,甚至可以說其以學術與政治的高度同步性化解了二者先后這一辣手的問題。究其緣由,這與二書的撰作主體一為思惟家荀子,一為政治家呂不韋緊密相關。以本日目光觀之,二書均處于學術與政治之間。
《呂氏年齡》與《荀子》均具有兼容并包、批評熔鑄的理論特點,具有內在思惟與方式的分歧性。荀子作為儒家人物,思惟上以儒為主,而批評兼攝他家,讓《荀子》染上了深摯的批評熔鑄顏色。所以研討者對荀子的思惟歸屬有著各種猜測,如認為其是法家、黃老道家,甚至是雜家。而《呂氏年齡》則向來有雜家之稱。如《漢書·藝文志》即將其列進雜家。而關于《呂氏年齡》學派歸屬的爭論一向未斷。這般書究竟是道家為主還是儒家為主等。之所以出現這些爭論,皆因《呂氏年齡》以《荀子》為“榜樣”而走得更遠些罷了,所以從一開始便“顯示了它包涵全國的思惟與知識的野心。”[21]假如說《荀子》的撰作是稷下學派學術爭論與融會的初步產物,那么《呂氏年齡》即是融會之后的進一個步驟精耕細台灣包養作。當然,這并不是說《呂氏年齡》比《荀子》加倍精妙,而是各自處于分歧的思惟階段的進一個步驟延展罷了。
二書的同與異交織在一路,不成苛求。《荀子》一書畢竟基礎上是荀子一人之著作,在思惟架構上天然比不得《呂氏年齡》來得周全,而《呂氏年齡》則是集體聰明之結晶,是配合創作的作品。當然,這也決不料味著《呂氏年齡》在思惟深度與歷史影響方面較之更勝一籌。這些差異性決定了二書的個性價值,也可以看到《荀子》對《呂氏年齡》隱秘的影響。進一個步驟說,與其說這是二書的系列差異,倒不如說這是《呂氏年齡》在對《荀子》一書的潛在式改進。至于改進的勝利與否,天然可以見仁見智。
(二)用語極類者
普通地講,一個作者若沒有看另一作者的文字,獨立為文,其用語相類似者,只能夠出現在不謀而合地援用某經典文本之中,而在那些原創部門決不會出現極其類似的表述。通讀《呂氏年齡》與《荀子》,會明顯地感觸感染到其用語極其類似的部門不在少數。而從中亦不難看出,《呂氏年齡》對《荀子》的借鑒。此恰是《呂氏年齡》中的荀學因子之嚴重表現。
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現將極其類似者,列表如下,并于表格最右側一欄,略作說明。
表1:《呂氏年齡》《荀子》類似句
序號《呂氏年齡》《荀子》說明1“國殘身故,為全國僇,舉全國之不義辱人必稱此四王者。”(《當染》)
(1)“身故國亡,為全國年夜僇,后世言惡則必稽焉。”(《非相》)
(2)“身故國亡,為全國年夜戮,后世言惡則必稽焉。”(《王霸》)
(3)“身故國亡,為全國之年夜僇,后世之言惡者必稽焉。”(《正論》)語句邏輯、所用詞語,皆極其類似。2“齊桓公染于管仲、鮑叔,晉文公染于咎犯、郄偃,荊莊王染于孫叔敖、沈尹蒸,吳王闔廬染于伍員、文之儀,越王句踐染于范蠡、年夜夫種。”(《當染》)(1)“故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是皆僻陋之國也,威動全國,強殆中國,無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謂信立而霸也。”(《王霸》)
(2)“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句踐,是皆和齊之兵也,可謂進其域矣,但是未有本統也,故可以霸而不成以王。”(《議兵》)年齡五霸說法,歷來紛歧。《年齡》認為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孟子》亦然。《墨子》與《荀子》則否則。而《呂氏年齡》與《年齡》分歧,而與《墨子》《荀子》同。3(1)“古之善為君者,勞于論人而佚于官事,得其經也。”(《當染》)
(2)“賢主勞于求人,而佚于治事。”(《季冬》)(1)“故君人勞于索之,而休于使之。”(《王霸》)
(2)“故君人者勞于索之,而休于使之。”(《君道》)論人、求人為君之事,便是“勞于索之”,佚于官事、治事,便是“休于使之”之義。4(1)“水泉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桀歸之。”(《功名》)
(2)“丘陵成而穴者安矣,洪流深淵成而魚鱉安矣,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蔭矣。”(《先己》)“川淵深而魚鱉歸之,山林茂而禽獸歸之,刑政平而蒼生歸之,禮義備而正人歸之。”(《致士》)皆以泉水、樹木、禽獸起興,而歸結到政事,歸束到上位的統治者身上。5“故義兵至,則鄰國之平易近歸之若流水,誅國之平易近看之若怙恃,行地滋遠,得平易近滋眾,兵不接刃而平易近服若化。”(《懷寵》)(1)“人歸之如流水,親之歡如怙恃。”(《富國》)
(2)“故平易近歸之如流水,所存者神,所為者化而順。”(《議兵》)
(3)“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極。”(《議兵》)二書皆作“歸之若流水”,“看之若怙恃”,另一為“兵不接刃”,一為“兵不血刃”,語句這般附近,非蹈襲之,不克不及解釋也。6(1)“類固相召,氣同則合,聲比則應。鼓宮而宮動,鼓角而角動。高山灌水,水流濕。均薪施火,火就燥。”(《應同》)
(2)“類同相召,氣同則合,聲比則應,故鼓宮而宮應,鼓角而角動,以龍致雨,以形逐影。”(《召類》)(1)“施薪若一,火就燥也;高山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勸學》)
(2)“均薪施火,火就燥;高山灌水,水流濕。夫類之相從也,這般之著也,以友觀人,焉所疑?”(《粗略》)物各從其類的思惟完整雷同,其所用語亦同,此《呂氏年齡》襲用《荀子》必矣。7“聞為身,不聞為國。”(《執一》)“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君道》)字句基礎雷同。8“故平易近之于上也,若璽之于涂也,抑之以方則方,抑之以圜則圜。”(《適威》)君者,儀也,儀正而景正;君者,槃也,槃圓而水圓;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君道》)雖不完整雷同,但屬同類型的比方,皆以方圓為喻。9“今夫爚蟬者,務在乎明其火,振其樹罷了。火不明,雖振其樹,何益?明火不獨在乎火,在于闇。當今之時世闇甚矣,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全國之士,其歸之也,若蟬之走明火也。”(《期賢》)“夫耀蟬者務在明其火、振其樹罷了,火不明,雖振其樹,無益也。古人主有能明其德,則全國歸之,若蟬之歸明火也。”(《致士》)幾乎完整雷同。從所用喻來看,皆是“耀蟬”。從所得結論來看,皆謂人主明其德則全國歸之。《呂氏年齡》明顯本于《荀子》并進行了潤色。10“賞不過而刑不慢。賞過則懼及淫人,刑慢則懼及正人。與其不幸而過,寧過而賞淫人,毋過而刑正人。”(《開春》)
“賞不欲僭,刑不欲濫,賞僭則利及君子,刑濫則害及正人。若不幸而過,寧僭勿濫;與其害善,不若利淫。”(《致士》)盧文弨曰:“(引者注:荀子)此數語全本《左傳》。考荀卿以《左氏年齡》授張蒼,蒼授賈誼,荀子固傳《左氏》者之祖師也。”[22]荀子語本于《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善為國者,賞不僭而刑不濫。賞僭則懼及淫人,刑濫則懼及惡人。”11“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往宥》)“血氣筋力則有衰,若夫智慮取舍則無衰。”(《正論》)對人形體與智力的認知完整雷同,表述亦附近。12“學豈可以已哉!”(《開春》)“學不成以已。”(《勸學》)
“學豈可以已哉”一語明顯承繼《荀子》“學不成以已”而來。以辭包養情婦氣觀之,當先有“學不成以已”,而后方有感嘆之語“豈可以已哉”。13“夫爬山而視牛若羊,視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視之勢過也。”(《過理》)“故從山上看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牽也:遠蔽其年夜也。”(《解蔽》)皆為視牛若羊之論,皆從山上遠看而得,皆論地勢使之然也。
從上表中對二書的不完整統計可見,《呂氏年齡》因襲、改作自《荀子》之句,確實不在少數。此亦可印證《呂氏年齡》中存有的荀學因子。
(三)用典之同者
用語類似足證其前后沿襲,而用典之同亦可作為二書相襲之輔助性證據。《荀子•粗略》有“湯旱而禱”之事,重要體現商湯面對旱情祈禱時,對本身從“政不節與”,“使平易近疾與”,“宮室榮與”,“婦謁盛與”,“苞苴行與”,包養感情“讒夫興與”六慷慨面進行了深入檢討,追問“何故不雨至斯極也!”[23]祈禱雖屬祭奠,但恰是荀子所謂“正人以為文,而蒼生以為神。”[24]“湯旱而禱”是湯面對上無邪摯的內心獨白與自我分析,是以“語言”的方法來表達這一事務。而《呂氏年齡•順平易近》則進行了大批擴充,將湯之禱的地點、過程、結果進行了詳細描摹,是在《荀子•粗略》基礎上的公道想象與升級做作。
“陳蔡絕糧”這一著名典故,分見于《荀子•宥坐》和《呂氏年齡•慎人》。二書用語分歧、篇幅相當、年夜同小異,皆強調士人遇明主的主要性。“魏武侯謀事而當”則分見于《荀子•堯問》和《呂氏年齡•驕恣》,所述故工作節及用語分歧,所談及者為楚莊王因群臣莫能逮而憂國亡事,皆引中蘬(仲虺)之言,所分歧者進諫魏武侯者一為吳起,一為李悝。另一處比較明顯的用典之同為氐羌之虜不憂系壘(累)而憂逝世不焚事。《荀子•粗略》云,“氐、羌之虜也。不憂其系壘也,而憂其不焚也。包養一個月”[25]《呂氏年齡•義賞》則云,“氐羌之平易近,其虜也,不憂其系累,而憂其逝世不焚也,皆成乎邪也。”[26]所分歧者僅為《荀子》引為曾元之言,而《呂氏年齡》未言何人之言。以上典故,非熟知《荀子》字句者,不克不及寫得這般類似。
此外,二書所論及古典人物亦頗為接近,同時出現的人物如奚仲、蒼頡、后稷、造父等。《呂氏年齡•君守》言,“奚仲作車,蒼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鮌作城。”[27]《荀子•解蔽》亦有倉頡、后稷、奚仲。此外,二書配合書寫的還有蜂門、造父、王良等。按說任何兩本書論及歷史人物相類似并不構成相襲之證據。可《呂氏年齡》與《荀子》所共享的人物并非疏散擺列,而是連續三個人物皆處于《荀子》書的一段之中。這就不克不及不大要率地說明,《呂氏年齡》此段的撰者能夠看過《荀子包養價格》此段,并有興趣無意襲用之。
(四)思惟年夜端之同者
《呂氏年齡》與《荀包養網單次子》思惟年夜端存在雷同之處。韋政通認為,“(《呂氏年齡》)書中雖沒有提到荀卿其人,卻保留了他幾個主要的論點,如生成人成(《本生》)、圣人生于力學(《勸學》)、人禽之辨在義(《長期包養先識覽》)等。”[28]韋師長教師從天人關系、人禽之辨的角度看到二書間的內在思惟關聯,是為真知灼見。稍嫌缺乏的是,其并未對二書思惟年夜端之同者展開進一個步驟闡述。若條分縷析地鉤稽二書思惟年夜端之同者,至多包含天與人、義與利、古與今、因與假、染與漸諸方面。
1.天與人:人性為天道歸宿
從天道與人性的關系來看,二書對天道與人性展開的具體方法略有差異,但其理論歸宿卻高度分歧。《荀子》有著明確的問題意識,以人間論題為綱,隨時、隨事而發,沒有事前的主線邏輯設定,所以看起來是一部掘發人性而非天道的思惟著作。《呂氏年齡》從《序意》來看,雖是黃帝之學的鋪展,其從天然之道出發,以十二紀的時空架構論列思惟,綱舉而目張,屬推天道以明人事的著作,其最終歸宿還是人性而非天道。二書同重人性鋪展的包養意思政治哲學而非天人天然哲學。《呂氏年齡》所云“始生之者,天也。養成之者,人也。能養天之所生而勿攖之,謂之皇帝”[29]以及“始生人者天也”[30]恰是荀子“六合生之,圣人成之”[31]思惟。荀子認為,君道能群,群道四統,其一為“善生養人者也”。君道善群,其一為“群生皆得其命”。君道、群道即圣王之道。而《呂氏年齡》必不克不及反對之。二書皆以天道為人性之依歸,而以人性政治為宗旨,確保圣人、皇帝的至窪地位與治理職能。若將生成人成視為荀子思惟的一年夜支柱,則《呂氏年齡》則為踵其后者。
從邏輯上看,《呂氏年齡》明顯加倍具有體系建構顏色,其將陰陽家的觀念與諸子思惟進行了揉合、搭建、重塑,回溯到上古天人不分的圓融中往,是肆意比附的奧秘主義回潮,極年夜地妨礙了中國思惟史的安康發展。而《荀子》則有其一以貫之的主張,“明于天人之分”,在天與人之間作一明確對分,重心從天上回到人間,則具有初步的科學意義。惋惜的是,在后來的思惟史發展過程中荀子的位置漸漸被拉低、被無視,中國哲學主流僅重視“仁”的一面,而疏忽了“智”的一面。
2.義與利:樂利主義、為平易近怙恃、養生主義的政治哲學
《呂氏年齡》與《荀子》的理論歸宿是人性,故其強調人群社會的政治哲學。義利之辨是儒家主要命題,義利關系是儒家特重的關系,在儒家政治學說中占有主要位置。二書已經跳出了孟子“何須曰利”的窠臼,不再罕言利而是有了更深刻地認知。《呂氏年齡》提出,“正人計行慮義。君子計行其利,乃晦氣。有知晦氣之利者,則可與言理矣。”[32]晦氣之利屬“樂利主義的政治學說。”[33]而荀子早就指出,“晦氣而利之,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不愛而用之,不如愛而后用之之包養dcard功也。利而后利之,不如利而晦氣者之利也;愛而后用之,不如愛而不消者之功也。利而晦氣也、愛而不消也者,取全國矣。利而后包養合約利之、愛而后用之者,保社稷者也。晦包養網推薦氣而利之、不愛而用之者,危國家者也。”[34]荀子將利按嚴格的邏輯關系分為晦氣而利、利而后利、利而晦氣三個分歧的層次,分別對應危國家、保社稷、取全國三年夜分歧後果。利而晦氣,利蒼生而不取利于蒼生,這就是以蒼生之利為利的樂利主義(或稱之為愛利主義)思惟體現。
《呂氏年齡·貴公》所云“全國非一人之全國也,全國之全國也”[35]與《荀子·粗略》“天之生平易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平易近也”[36]有著較高的思惟親緣性。立君為平易近思惟的集中表達是“為平易近怙恃”之說。“為平易近怙恃”這一打著深深儒家烙印的思惟,既是《荀子》很是重視者,又在《呂氏年齡》的《序意》《不平》二篇出現。《序意》借黃帝誨顓頊之口說出了“為平易近怙恃”的政治哲學。《不平》則云,“《詩》曰:‘愷悌正人,平易近之怙恃。’愷者,年夜也。悌者,長也。正人之德,長且年夜者,則為平易近怙恃。”[37]《荀子·禮論》則道,“《詩》曰:‘愷悌正人,平易近之怙恃。’彼正人者,固有為平易近怙恃之說焉。”[38]《呂氏年齡·不平》與《荀子·禮論》所云簡直如出一轍。二者同引《詩·年夜雅·泂酌》“愷悌(豈弟)正人,平易近之怙恃”語,同云正人為平易近怙恃之義。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序意》所言與《荀子》理路分歧。《序意》篇云,“爰有年夜圜在上,年夜矩鄙人,汝能法之,為平易近怙恃。”[39]按天圜處所之說,圜者為天,矩者為地,正人效法六合,為平易近怙恃。此正與前所言荀子“生成人成”意相合,是儒家式的養育萬平易近之意。
《呂氏年齡》與《荀子》同樣重視人欲,正視人欲,引導人欲,重視養生。《呂氏年齡·情欲》認為,“生成人而使有貪有欲。欲無情,情包養違法有節。圣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40]《荀子·禮論》坦言,“人生而有欲。”[41]又言,“欲雖不成盡,可以近盡也;欲雖不成往,求可節也。”[42]圣人與凡人同樣具有欲看。凡人往往不克不及以禮導欲而滑向惡,而圣人則能夠修節止欲、以禮御欲、以禮制欲。欲看與養生親密相關。二書在對蒼生養生方面,皆有高深見解。此可歸屬于養生主義政治哲學。《呂氏年齡·本生》“物也者,所以養性也,非所以性養也”與《荀子》“正人役物,君子役于物”以及“重己役物”的思惟完整分歧。《呂氏年齡》“養有五道”從養體之道、養目之道、耳之道、養口之道、養志之道五個方面展開,這與《荀子》“禮者,養也”中所列的養口、養鼻、養目、養耳、養體并無多年夜的分歧。另,荀子《正名》有養目、養耳、養口、養體、養形、養樂、養名之說,《修身》《不茍》中又有養心之術、養心莫善于誠之說。
3.古與今:古今一也、審今知古、法后王的歷史哲學
古今之辨屬歷史哲學范疇,是《呂氏年齡》與《荀子》又一配合話題。二書皆成于戰國末期,站在古今的轉折點上,天然會有較多的配合語言。古與今作為時間概念來講,不成朋分,同為一體,也就是荀子所謂“古今一也”。《呂氏年齡·長見》明確指出,“今之于古也猶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猶今之于古也,故審知今則可知古,知古則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故圣人上知千歲,下知千歲也。”[43]此與荀子“欲觀千歲則數本日,欲知億萬則審一二,欲知上世則審周道,欲審周道則審其人所貴正人”[44]若合符節。二書對古今一體的感知完整分歧,對圣人、先王智通古今的崇拜之情完整分歧,皆由古今之辨生出了以今知古、以古持今、貫通古今的方式論。
古今之辨中的法先王還是法后王是古今之辨論題中不成回避的方式論問題。從總體上來講,古今一體,“類不悖,雖久同理”,但在具體的操縱層面,則由于“傳者久則論略,近則論詳”,法古不若法今,法先王不若法后王。二書在法后王方面也達到了高度的思惟分歧。《呂氏年齡·察今》指出,“上胡犯警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為其不成得而法。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成得而法。東夏之命,古今之法,言異而典殊,故古之命多欠亨乎今之言者,今之法多分歧乎古之法者。……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時也,時不與法俱至。法雖今而至,猶若不成法。故擇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45]一則,人或損或益,先王之法本來面孔已掉,若何可法?二則,古今之法,言異典殊,多不克不及相通,若何能法?三則,先王之法適用于先王之時,具有時效性,古今變化差異之年夜,若何法之?由于先王之不盡可法,天然要以近知遠、以今知古、察己知人。進而言之,法先王還是后王,這都不是問題,關鍵是法其所以法,關注法背后的精力與思惟,找到確不成易的方式論。
4.因、染與假、漸
觀二書,會發現《呂氏年齡》因、染思惟與《荀子》假、漸思惟間相互融通。《呂氏年齡·順說》云,“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看,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王念孫指出,“‘際’疑‘登’之訛。”[46]此說甚是。相類似地,《荀子·勸學》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船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正人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47]二書用了“順風”“登高”這樣極為類似的語言,表達出了相通的思惟:因與假。因,指的是因物乘便、因勢利人。假,指的是假借物性以利人。可見,因與假之相契相通。《呂氏年齡·當染》援用墨子所見染絲之嘆“故染不成失慎也”而生發“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48包養條件]與《荀子》“正人之所漸,不成失慎也”,“取友惡人,不成失慎”,“正人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等一系列思惟完整分歧,均表達了環境、學包養心得習、師法等在人成長過程中的主要感化。
此外,在治國觀上,二書皆看到了明分、定分之于管理國家的主要性。在軍事觀上,《呂氏年齡》大批的“義兵”之說與《荀子》“仁義之兵”思惟毫無二致。《呂氏年齡·適音》與《荀子·樂論》更是可相互參合,二篇關于亂世之音與治世之音的分別,關于音樂對政治、習俗感化的描寫以及在移風易俗、平政化俗發揮的主要感化均可引為同調。
結語
《包養金額呂氏年齡》與《荀子》創作時間前后相續,均為先秦與秦轉捩之時的集成性思惟高文,二書有著或明或暗的內在聯系。從創作動機、撰作者配合的稷下學佈景、思惟親緣諸方面皆可見。《呂氏年齡》作者群體的多元化直接導致了思惟博雜的特點,也成績了其兼采眾家的思惟特點。主編呂不韋有興趣識的規劃與參編者的特別建構,又使得此書成為一包涵性極強、結構性極謹嚴的著作。透過字里行間,可以把捉到此中的荀學因子,嗅到此中的荀學氣息。《呂氏年齡》與《荀子》均處于學術與政治之間,同具兼容并包、批評熔鑄的理論特點,存在不罕用語極類者,亦有效典之同者,更有思惟年夜端之同者。可以說,《呂氏年齡》中的荀學因子處處可見,在思惟方面存在不少相通之處。明乎此,對于懂得二書的關系當年夜有助益。
[①] 佐藤將之:《后周魯時代的全國次序:和政治哲學之比較研討》,臺北:國立臺灣年夜學出書中間,2021年,第23-49頁。
[②]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第618頁。
[③] (漢)司馬遷:《史記》(第八冊),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3046-3047頁。
[④]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2016年,第1頁。
[⑤] 郭沫若:《十批評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包養app批評》,北京:國民出書社,1982年,第401頁。
[⑥] 郭沫若:《十批評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評》,第402頁。
[⑦] 郭沫若:《十批評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評》,第430頁。
[⑧] 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國民出書社,2016年,第484-485頁。
[⑨]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562頁。
[⑩] 徐復觀:《兩漢思惟史》(二),北京:九州出書社,2014年,第2頁。
[11] 許維遹:《包養故事呂氏年齡集釋》,第14-15頁。
[12] 姜義華主編:《胡適學術文集-中國哲學史》(下),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第675頁。
[13] 余宗發:《先秦諸子學說在秦地之發展》,臺北:文津出書社,1998年,第114頁。
[14] 劉全志:《荀子“居趙進秦”考》,載《管子學刊》,2014年第1期,第27-31頁。
[15] 郭沫若:《十批評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評》,第427頁。
[16] 徐復觀:《兩漢思惟史》(二),第37頁。
[17]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第562-563頁。
[18] 楊寬:《戰國史料編甜心寶貝包養網年輯證》(下),上海:上海國民出書社,2016年,第1183頁。
[19] 姜義華主編:《胡適學術文集-中國哲學史》(上),第315頁。
[20] 劉文典:《三余札記》,劉文典著,諸偉奇、劉平章主編:《劉文典選集》(增訂本)(第三冊),合肥:安徽年夜學出書社,2012年,第460頁。
[21] 葛兆光:《中國思惟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年夜學出書社,2015年,第216頁。
[22]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259頁。
包養女人
[23] 王先謙:《荀子集解》,第487頁。
[24] 王先謙:《荀子集解》,第309頁。
[25] 王先謙:《荀子集解》,第484頁。
[26]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第283頁。
[27]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第384頁。
[28] 韋政通:《中國思惟史》(上冊),上海:上海書店出書社,2003年,第289頁。
[29]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第7頁。
[30]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第92頁。
[31] “六合生之,圣人成之”在荀子《富國》與《粗略》中各1見。參見:王先謙:《荀子集解》,第180、478頁。
[32]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第524頁。
[33] 姜義華主編:《胡適學術文集-中國哲學史》(上),第304頁。
[34] 王先謙:《荀子集解》,第189頁。
[35]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第17頁。
[36] 王先謙:《荀子集解》,第487頁。
[37]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第433頁。
[38] 王先謙:《荀子集解》,第363頁。
[39]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第236頁。
[40]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第33頁。
[41] 王先謙:《荀子集解》,第337頁。
[42] 王先謙:《荀子集解》,第415頁。
[43]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第218頁。
[44] 王先謙:《荀子集解》,第81頁。
[45]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第337-338頁。
[46]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第327頁。
[47] 王先謙:《荀子集解》,第4頁。
[48] 許維遹:《呂氏年齡集釋》,第37頁。
發佈留言